生产运营的基本理论之设施布置
发布日期:2019-12-29 浏览次数:
设施布置是指在一个给定的范围内,对多个经济活动单元进行位置安排,以确保企业内部的工作流、材料或者顾客的畅通。设施布局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且具有长期性,因此公司的设施而已是否合理,对公司的生产动作成本和效率有着长远的影响。
设施布置分类包括产品原则布置、工艺原则布置、定位布置和混合布置。
1、产品原则布置
产品原则布置可以使大量产品或顾客顺利且迅速地通过生产运作系统。如果生产或提供的是一种或少数几种标准化水平极高的产品与服务,采用按产品与服务的技术加工要求来组织和排列设备比较合适。在这一布置中,工作被逐步分解成一系列标准化的作业,由专门的按照产品与服务的加工路线或加工顺序排列的人员和设备去完成。
产品原则布置最适合重复性加工,即线性流程和连续流程;
2、工艺原则布置
工艺原则布置可以使设备系统能够满足多种产品加工或提供多种服务的需求。当企业加工或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品种较多,每种产品的产量都不是很大,各种产品的生产只能间断进行时,采用工艺原则布置是最有效的。这类布置以完成相似活动的部门或其他职能为特征,将相同或相似的加工作业放在一起,组成一个生产单位。
工艺原则布置适用于间接性加工,即作业流程;
3、定位原则布置
在定位布局中,由于体积、重量或其他一些原因使得移动阁只对你说工较大,产品或加工对象停留在某处,工人只能将材料和设备移动到该位置作业。这种方法广泛适用于大型建设项目,如筑路、建房子、修大坝、建行般舶、飞机等。与产品原则布置和工艺原则布置相比,定位布置所处理的是单件或极小批量的产品,且产品固定不动。
定位布局会面临空间限制 问题,因此这种布置方式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对材料和设备运送时间的控制上,以避免堵塞工作场地,将尽量多的工作在远离现场的地方完成。
定位布置适用于体积大、重量重的加工对象,即项目流程;
4、混合布置
混合布置是指企业同时存在丙种或两种以上形式布置,例如,医院基本上是工艺原则布置,但给病人医疗时常采用定位原则布置。混合原则布置常被用于既有制造环节又有装配环节的工厂中,制造环节是工艺原则布置,而装配环节是产品原则布置。
混合布置是以上几种类型的混合类型,适合于批量流程。
- 上一篇:生产运营的基本理论之库存管理
- 下一篇:生产运营的基本理论之工艺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