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管理资讯

创业型企业成长过程中的5个阶段

发布日期:2019-12-29 浏览次数:

  所谓的创业型企业,是具有创新的产品或者服务特征的企业。

  创业型企业在刚创业时的主要工作是研发产品。处于这个阶段的企业称为种子期企业,因为它处于研发阶段,因此,还没有现金流入。当企业的产品或研发成功后,其产品或者服务就开始投放市场,通过销售或者服务,就生产现金流入。刚开始投放市场时,因为市场还处在开拓阶段,销售收入是有限的,现金流入不支太大,其总体现金处于负的状态。这个阶段即是创立期。随着时间的的推移,其产品/服务市场逐渐开拓,销售收入逐渐增多,这个阶段的特征是企业现金流量在增大,总现金流入从负值逐渐达到了平衡点。这个阶段的企业称为成长期企业。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拓,销售收入逐渐增多,企业的总现金流从平衡点逐渐增加,开始出现盈利。这个阶段的企业称为扩张期,此时,企业往往需要扩大再生产。随着企业的持续盈利,达到一定规模后的企业就可以上市。在国外,在主板上市后的企业称为成熟期企业,在我国,如果能够在中小企业板上市,也可以称为成熟企业。

  因此,创业型企业成长过程可以归纳为5个阶段:种子期、创立期、成长期、扩张期和成熟期。所谓的创立型企业是指企业所从事的产品或者服务是由创业者或者创业团队自身研发成功的,因此,该类企业首先遇到的风险是研发风险,这样其他人或者企业进入该行业在技术上也是有壁垒的。

  一般地,创业者在创办创业型企业时,会筹措可以维持2-3年时间的创业资本。也就是说,创业者会筹措在没有任何现金流入的情况下,能支持公司2-3年所需要费用开支的创业资本。

  在种子期阶段,如果企业研发失败,企业往往无法再开办下去了,它首先面临的是研发风险。当然,下面的几个阶段也同样存在风险。因此,种子期的风险是最大的。在该时期,对创业者不熟悉,不了解的个人和机构是不敢投资的。此时的投资者往往是创业者本人或者亲朋好友,在国外,这种投资人称为天使投资人。

  在创立期阶段,由于产品研发成功,企业的主要工作是开拓市场。它所面临的是市场开拓风险,当然下面几个阶段也同样存在风险。此外,在国外,往往有一些创业投资机构会考虑对其投资。在我国,其融资渠道主要还是天使投资人。

  成长期的标志是企业成功地开拓了市场,但是需要不断地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加现金流入,尽快地达到总现金平衡,此时,在发达国家,往往有一些创业机构考虑进入。在风险投资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一般到了成长期之后的企业,企业存活并得到发展的可能性就很大了。但在国内,由于企业还没有盈利,银行还不会考虑对其放贷,企业也不可能上市融资,创业投资机构还对其很慎重,不会轻易投资,天使投资者也可能因没有足够的资金实力而无法对其继续投资。企业融资渠道还是很窄的。因此,对于国内的创业型企业来说,如果企业在2-3年内未能完成从种子期、创立期到成长期的过程,由于创业资本用心,难以融到资金,企业就只能夭折。如果创业企业在2-3年内顺利完成从种子期、创立期到成长期的成长过程,企业还可以存活下去。

  企业在渡过成长期,进入扩张期以后,由于现金流量变为正传,它凭自身力量就能存活并开始盈利。但到这了个时期,企业实际上还是有风险的。面临同行的竞争威胁,能否保持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能否收回投资,能否做大、做强和能否上市的风险。

  在企业积累的利润所面临的风险方面。比如:产品更新换代所需要的进一步开发资金需求;扩大再生产的资金需求;进一步促销和开拓市场的资金需求;吸引人才所需要的资金需求等。在风险投资业发达的国家,进入该阶段的企业融资不太困难,企业既可以考虑引进风险资本,也可以考虑银行融资和上市融资的问题。但在国内,对于民营创业型中小企业来说,要进行银行融资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甚至股权融资和上市融资也不容易。

  当企业已经有了稳定的现金流和持续盈利能力并已经上市,企业进入到成熟期阶段。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有,同行竞争和能否保持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原有产品能否顺利地换代升级,是否有很好的管理能力等。在资金来源方面,企业已经有了很宽的融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