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一份好的商业计划书
发布日期:2022-04-29 浏览次数:
什么是一份好的商业计划书?
我们在做任何一件事情之前,都需要想明白“要不要做、为什么要做、为什么现在做、能不能做、怎么做、做后收益与风险”六大问题。作为说服资方参与某个未来才能赚钱的项目,商业计划书在内容上也应该完全涵盖这五个部分;而好的商业计划书还要做到结论清晰、论证严谨、论据充分、数据可靠。
从要不要做的角度看,商业计划书需要给出要做的明确结论。对自己来说,企业使命的核心决定项目将要服务的群体,发现他们的诉求,提出并传递自己的价值主张,是一个有情怀的创业者坚信自己项目的意义所在,也是打动资方的精神力量。
当然对资方来说,您更需要明确股权释放比例、需要站在财务角度指明这个项目未来能给他们带来的增值空间,需要设计出清晰的股权退出机制,确保资方能在一段时间内获得他们要想的收益并变现。俗话说“不见兔子不撒鹰”,您得让对方先看得“兔子”。
从为什么要做的角度看,项目只有看到未来赚钱的可能性,才能吸引后续资方接盘。因此,项目需要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 市场得有一个超大的增长空间。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有充够的客户愿意且有能力为产品或服务买单,蛋糕有多大,是资方关注的基本点。
从为什么是现在要做的角度看,产业的结构性变化给项目带来发展机遇期,比如原材料降价、技术更新升级、项目与国家大力扶持的方向一致,比如符合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等要求。
从能不能做的角度看,就是要展示自己的资源条件。首先是团队,业内有“一流项目加二流团队远不如二流项目加一流团队”的说法,因为后者遇到项目挫折,一个专业能力互补、经验丰富的团队能快速吸取教训、更新措施直至达成目标,而前者只能浪费机会,所以团队介绍是重点内容。
其次,要确保产品生产所需的供应链、专利技术、营销渠道可以支撑项目从原材料到零部件、到部件、到成品、最后到流通至消费者手中的整个价值链。
从怎么做的角度看,发现市场需求只是整个商业链条的开始。没有人能确保自己发现的需求是独一无二的。相反,绝大多数项目的创新是在先复制、后改良的基础上完成。短期内,我们需要保证通过竞争生存下去;长期看,我们需要规划自己的定位,比如是想做细分市场还是全品类市场,是想做行业老大还是跟随者。这些问题的答案形成了企业愿景,是让资方看到项目发展空间,也是企业制订长远战略目标的内部依据。
当然要实现项目的战略目标,需要在“吸引消费者、提升产品的不可替代性、同行价格竞争、增强对供应链上下游的谈判能力”等角度做出差异化。能分蛋糕的人太多,这是说服资方选择您的理由,这些需要通过商业模式的完善和创新来完成。
从项目收益的角度看,因为实践中的战略目标需要分阶段实现。一方面,它体现了创业者对项目发展节奏的把控;另一方面,设定的阶段目标给项目收益的测算提供数据支撑。
总结一下,就是从市场需求到产品、到时机、到竞争、到模式、到战略、到制订阶段目标到预测项目收益,形成商业计划的完整逻辑链条。
以上的这些的内容是对项目的收益分析。
从风险的角度看,事物的两面性决定收益越大,风险也越大,比如: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宏观调控的变化、技术能力短板、核心团队离职、资金断裂,都足以让一个看上去很好的项目分分钟死掉。因此,商业计划书对项目“风险”的回答和规避措施的梳理,是整个商业计划书最个性化也最精华的部分。
根据我们的经验,商业计划书不被投资人看重,也是这部分内容不被融资方重视所致。每个项目所在行业不同、商业模式的设计及其面临的风险肯定不同,需要做出的规避措施也不相同。因此,好的商业计划书在撰写这一部分的内容时都会做到全面梳理、深入分析、系统阐述、精准表达。
要做到对项目风险的预见和规避,需要有一支对类似项目案例复盘经验丰富的顾问团队配合。
- 上一篇:业主编制商业计划书需要准备什么资料?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