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管理活动中的股权划分问题
发布日期:2020-01-01 浏览次数:
有创业公司成立初期,通常都采取股份制的所有制形式。如何分配股份,特别是如何给各个创业成员分配股份,是一个非常重要并且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如果某位重要的成员的股份太低,他的主观能动性就无法完全发挥;如果某人的股份太高,那一旦犯错则代价太高。在创业公司中,一切关于利益和表决权分配的问题,对于企业来说都是足以影响全局的大问题。
企业股份拥有多层含义。从所有权角度来说,持有的股份代表对团队资产的拥有量,通常这个股份是可以交易的;从表决权来讲,股份代表说话的分量和比重;从利益分配角度来说,股份代表着所获得的分红比例。创业公司分配股份的目的是为了把创业者的利益同企业的利益硬性关系起来,由此激发各个成员的主观能动性,促使每位创业者为企业的长期利益考虑,从而使每个创业者的利益长期最大化。
创业公司股份要依照什么样的标准来划分,这是一个很有个性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要掌握一定的共性知识外,股份比例的划分关键在于你企业目前的实际情况。在划分股份以前,首先要衡量目前该公司的总体价值是多少,即目前的实物资产与无形资产的总和,前者比较好估算,面后者须通过专门的评估或双方以要约的形式来确定。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除有形资产外的就是无形资产,这时的评价是最为麻烦的。但可以沟通各方要约与协商的方面来确定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数字。股份分配的基本原则是:投入的资产越高(资产不仅仅包含实物资产和资金,还应该包括投入的“软资本”,也就是劳动和技术。这就是所谓的资金入股和技术入股),你的股份就应当越高。你对行业理解越深刻,能把团队带向正确的方向,你说话的分量应当越重,你的股份也应当越高。
创业公司股份可以分为几块,如融资所占股份,管理层所占股份、技术所占股份、前期投入所占股份等。一般风险投资者在创业公司发展初期不愿意占有太多股份,因为创业公司在初创期风险最大。此外,如果占有股份较多,不利于创业团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股权分配初期最好设定一个合理的股权池,对于公司人才的吸引,后期的融资操作,对于贡献较大的员工进行奖励回馈,也具有重大作用。
在实际操作上,作为初创企业,尤其要强调小巧、灵活和变通,有股份问题上也不必拘泥于传统。比如,完全可以抛弃股权这个词,转而使用所有权、表决权、分红权来分别确定每个股东的各种权益。
- 上一篇:你不得不了解的5种企业组织结构形式
- 下一篇:组织结构设计基本问题之部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