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运营活动中的内部协作及公共关系
发布日期:2019-12-29 浏览次数:
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组织结构的日益复杂,公司内部的协作、沟通变得越来越有必要。企业中大部分工作以项目的形式进行的,如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组织变革、市场营销等,那么如何解决项目运行中经常出现的范围不清、进度拖期、费用超支等具体问题呢?
在企业实践中,人们普遍认为通过加强企业内部协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协调战略、发挥整体优势。各大公司纷纷召开各种会议、成立跨部门团队、重构组织、设立激励制度,通过鼓励各业务部门共享资源和经验来完善内部协作。
在企业的内部协作中,每个部门或者每个个人都可能既是供应商,也是客户。对于将工作成果交付给你的部门和个人而言,你是客户,而对于你将要把工作成果交付的下一个部门和个人而言,你是供应商,而产品就是工作成果。从这个角度出发,很多事情就显得尤为自然。
(1)、不要自己认为自己的产品是出色的,它的优劣应该是由你的客户来进行评判的。
(2)、你要做什么工作,或者说你能够提供哪些服务,应该是由你的客户来决定的,就如同你应该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产品一样,一项需要协作进行的工作中,如果你的工作成果不能被下一个部门或个人应用,就毫无意义。
(3)、你有权利向你的供应商提出你对于将要获得的产品的要求,也有义务向你的供应商反馈信息。
(4)、服务意识是必需的,就如同产品营销一样,要时刻记得你需要为别人服务,也随时接受别人的服务,同时思考你能提供哪些服务?期望得到哪些服务?并随时和你的供应商和客户进行沟通。
只有树立了以上的理念,才能建立起有质量和高效的企业内部协作机制。
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企业对外的公共关系处理日渐重要,主要包括政府关系、客户关系、合作伙伴关系(供应商、加工商、金融服务商等)、社会民众关系等。作为创业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公共关系的重要性,善于运用这一手段来塑造公司的公益形象与品牌。很多跨国企业都把公共关系建设的重点放在参与公益事业上来。
- 上一篇:服务型企业的主要运营活动有哪些?
- 下一篇:不同类型的企业怎么进行选址规划?